产品描述
产品有毛丝、批锋、发白 1、模具刀锋磨损或变型,应注意定期检查维护刀模(刀锋,变型或磨损)等问题,具体规划好时间、人员、维护; 2、纸类,胶类有毛丝,材质除外,冲切不到位或垫刀时不到位、排废方法不对而产生的原因。解决方法:冲切前进行首检确认,冲切不到位或垫刀不到位可以作适当调整,多用几种排废方法进行对比,找出较佳解决方案。 四、材料搭配不对、刀锋导致不良 1、纸类或PET表面离型硅油划伤,胶粘到伤痕处,这是因为模切调机时深度需掌握避免划伤离型硅油层。 2、胶粘与纸类或PET膜搭配不当,特别是复合后放置一定时间反离型,所以在产品试样时,选择与此类胶粘的纸或PET膜进行测试,或复合后进行高低温测试,听声音“啪啪”响声大小确认。 五、产品表面的划伤、折痕、压痕或刮花等现象折痕多发生在材质较硬的材料产品上,一般是堆放或机器硬物挤压,搬运时碰撞导致的。所以工人在作业时要佩戴手指套,轻拿轻放,堆放点上层放泡沫或气泡袋。 划伤刮花大多在分条时与机器的过料杆或压料杆有硬物或者杂质,操作前就要对机器过料的各轴部位进行清洁。 六、颜色差异 1、受化学药品造成产品的颜色差异:材料受化学氧化污染,阳光长期暴晒或温度过高,这种情况应该将原材料或产品防护作好措施,防止化学药品接触,规划材料或产品放置位置。
模切冲型过程中遇到的产品形形色色,各有千秋,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花样百出,那么遇到了问题,该如何分析处理?小编从工程师那总结的干货,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几种问题与分析。 一、冲切后产品的尺寸不良 1、刀模尺寸**公差即产品图纸尺寸与模具实际尺寸存在偏差,像这种情况重新做图纸(尺寸一般做负工差),重新开刀模; 2、产品与实物对贴尺寸有冲突,模切冲型前,做实配即重新配图; 3、模具的磨损或损坏导致变形;这种情况大多是保养不够,模具**时间使用,人为操作不当引起。解决方法:定期检查维护模具,确认使用模具寿命,必要时重新做模具。 4、材料加工时变形或加工后变形,泡棉类,或者比较软的材质在加工时因拉力使其变形,加工时挤压导致收缩,成型后伸展,造成外型尺寸变大,内框尺寸变小。解决方法:对不同材料进行分析,根据材质特点进行适当扩大或缩小尺寸。 二、套位偏差不良,形成大小边材料分切时,特别是底部辅助料,切边不整齐,如果靠边位作为定位会产生偏移问题,掌握分条时的张力问题,量化测量,如果双面胶偏移,会影响多次复合而导致产品的大小边,对料头和料尾或打皱位多注意,接头不平整作区分。
您是第426397位访客
版权所有 ©2025 八方资源网 粤ICP备10089450号-8
苏州博智骏新材料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.
苏州博智骏新材料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.
技术支持: 八方资源网 八方供应信息 投诉举报 网站地图手机网站
地址:江苏省 苏州 姑苏区 苏州工业园区直属镇 工业园区金陵东路199号
联系人:宋君先生(经理)
微信帐号:15995817817